欢迎来到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

img

"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PKUDH)是北京大学的校级跨学科研究虚体。中心于 2020 年 5 月经北京大学批准成立;2022 年 2 月在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下设立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中心是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古籍智能”专业委员会的牵头组织单位,致力于古籍资源的智能开发与利用。2022 年 3 月接受字节跳动公益的捐赠,以“北京大学-字节跳动数字人文开放实验室”为研发基地,将中心在古籍智能信息处理的技术积累转化为面向大众的公益性社会服务。

数字人文有两方面的含义: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使得在长历史跨度和海量文献资料上的研究成为可能,为人文学科提供了新方法、新工具,催生新范式;另一方面,泛在的数字信息环境更需要人文精神的引领,数字人文是数字与人文相沟通的通道。数字人文要求全科型的人才培养:新一代的人文学者既要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又要掌握计算思维与数据驱动的研究方法;理工科的学生既要接受系统的科学训练,又要泽被人文精神的熏陶,以此培养智能时代对人类社会和人类命运有整体性思考和把握能力的全科通才。

北大数字人文中心的宗旨是打造数字环境下人文学科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探索智能时代数据驱动的人文研究范式。中心为人文社科学者与理工科专家提供交流与协作渠道,一方面推动大数据、智能技术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应用,另一方面倡导技术创新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大局观,促进信息技术与人文社科的双向融合发展。北京大学数字人文中心在校内致力于组织跨学科的研究力量,广泛吸引各院系师生参与,建构协同创新的数字人文平台;在校外积极与国内外高校和相关学术机构建立广泛的学术合作,筹办高端学术活动,培养全科型人才,推动跨学科、跨地域、跨文化的数字人文研究项目。

2022 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进展.pdf

# 人员构成

# 学术委员会

  • 邓小南(主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 包弼德(Peter K. Bol),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讲座教授
  • 李晓明,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教授
  • 朱青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 荣新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 刘玉才,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
  • 赵白生,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教授
  • 罗 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 李文新,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教授

# 工作委员会

  • 王 军(主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
  • 聂 华,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
  • 史 睿,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副研究馆员
  • 苏 祺,北京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副教授
  • 杨 浩,北京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

# 专家委员会

  • 陈 斌,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
  • 程乐松,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 邓志鸿,北京大学智能科学系教授
  • 何 晋,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 赫忠慧,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教授
  • 李道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 李咏梅,北京大学工学院研究员
  • 刘琳琳,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副教授
  • 罗定生,北京大学智能科学系副教授
  • 沙志利,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 邵燕君,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副教授
  • 宋亚云,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副教授
  • 童云海,北京大学智能科学系教授,图书馆副馆长
  • 王长松,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研究员
  • 王腾蛟,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教授
  • 王彦晶,北京大学哲学系长聘副教授
  • 杨海铮,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 杨 梦,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助理教授
  • 杨韶蓉,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 叶 炜,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 俞敬松,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副教授
  • 张剑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助理教授
  • 张鹏翼,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长聘副教授
  • 赵丹群,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

# 什么是数字人文

今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信息环境使得文献资料的生成、传播与处理方式与以往大为不同,造就了全新的学术生态环境,没有任何学科可以置身度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兴起,改变了传统人文学科分析和处理资料的方法、观察和描述人类行为与社会现象的角度,以及呈现分析结果的形式。置身于这样的颠覆性的学术生态变化,人文学科做出了自己的回应——"数字人文"(Digital Humanities)。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数字人文的特质在于突破原有的学术藩篱与组织边界,融合文科、理科和技术学科,为多学科的交流与协作提供平台。

数字人文有两方面的含义: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使得在超长时间跨度和海量文献资料上的跨文化研究成为可能,为人文学科提供了新方法、新工具,催生新的研究范式;另一方面,泛在的数字信息环境愈加需要人文精神的引领,数字人文为此提供了通道。数字人文要求全科型的人才培养:新一代的人文学者既要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又要掌握计算思维与数据驱动的研究方法;理工科的学生既要接受系统的科学训练,又要泽被人文精神的熏陶,以此培养智能时代对人类社会和人类命运有整体性思考和把握能力的全科通才。

# 愿景和目标

北京大学数字人文中心的目标是:

人文计算:
将数字方法应用于人文学科的语料进行跨学科研究,特别是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应用在大规模人文语料上进行长历史跨度分析和跨文化比较,为人文学科打造通用的数据工具和计算平台,并借助新技术来呈现人文领域的研究成果。

人文设计:
数字人文为科学与人文的创造性互动提供了一个具体的试验场。它将人文材料以图像、3D 模型、互动应用、虚拟现实等多种形态呈现出来,将人文成果变成互联网信息环境下可感知、可交互的信息产品,激发具有人文气息的文化产品设计,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

人文创新:
向全校师生开放,师生们可以自由组建跨学科的研究团队,孵化项目想法,开展创新实践。实验室向研究团队提供空间、资源、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激发我校师生的活力,释放我校以人文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的巨大潜力。

# 大事记

2024年3月11日,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访问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英方由副校长Adam Habib教授带队,教学副校长Laura Hammod教授、人文学院院长Graeme Earl教授、社会学系Jieyu Liu教授等一行五人来访,数字人文中心主任王军,协同苏祺、杨浩、位通、闫蒲、赖华夏、马大年、宋殷等老师与英方交流了两校数字人文的发展情况,并讨论了未来的合作方向。

2024年3月10日,召开 智能文献学建设研讨会 (opens new window),邀请了来自国内二十余所具有古典文献专业或研究机构设置的骨干教师近40人,中心向大家介绍了“识典古籍”智能文献阅读平台和整理平台,以及“吾与点2.0”智能文献标注平台。大家就智能时代古典文献学的创新发展热烈研讨。

2024年2月21日,Nature 旗下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 发表“Evol project: a comprehensive online platform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ancient literature” (opens new window)Jun Wang, Siyu Duan, Binghao Fu, Liangcai Gao & Qi Su)。该文介绍了数字人文中心跨学科团队开发的古文献溯源分析平台原型系统 (opens new window)。在该系统的基础上,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和王选计算所合作开发了应用级的古文献溯源分析系统 (opens new window)

2024年1月21日,召开“2023年度古籍智能整理志愿者大会” (opens new window)。本次会议旨在回顾2023年度志愿者团队在数字人文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与成果,表彰工作中涌现的优秀志愿者个人,分享志愿者代表在工作中的收获和对未来的展望,并提出对未来一年工作的目标和规划。

2024年1月10日,《人民日报》刊登《数字化,让古籍触手可及》 (opens new window)一文,报道了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与抖音合作共建的“识典古籍”平台。

2023年12月9-10日,中心组织全体实验室学生参加“数实共生:预见数字人文未来图景”第五届中国数字人文年会(CDH2023) (opens new window),付炳豪、王凤翔等同学撰写的两篇论文入选并作报告;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开发的三个项目分别斩获最佳项目奖、最佳技术奖与优秀平台奖。

2023年11月3-4日,举办“智能时代的人文研究与教育”国际研讨会 (opens new window)。来自国内外二十多所院校和机构的学者共聚一堂,讨论智能信息环境下人文学科的发展机遇,分享数字人文的教学成果和理念,探讨全球课程共建机制。

2023年11月2日,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访问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 (opens new window)mp.weixin.qq.com/s/9iIeFXB4kYApKQntfPNuwQ。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杨继东馆长代表燕京图书馆向北京大学数字人文中心捐赠了该馆已经完成的中国善本古籍数字化扫描书影。

2023年9月20-22日,雅典大学中希文明互鉴中心访问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 (opens new window)

2023年9月14-17日,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参加2023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及展览会分会“数字人文+Open GLAM” (opens new window)。王军老师在会上做了 “大模型时代的智能文献学” 的主题报告,重点介绍了中心自主研发的数字人文平台“吾与点智能标注平台”和“文献溯源分析平台”。

2023年7月30-8月12,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历史学系、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数字中国研究计划,以及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学系联合举办“智能信息环境下的人文创新”数字人文暑期工作坊 (opens new window)

2023年6月9日,Nature 旗下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 发表 “Disentangling the cultural evolution of ancient China: a digital humanities perspective” (opens new window)Siyu Duan, Jun Wang, Hao Yang & Qi Su)。该文应用深度神经网络在数据集上遍历计算数千万的相似互文对,随后使用一个层次框架将相关文献组织起来构建文献互文网络。基于该网络的节点特征,计算任意两部文献之间的标准化互文分数作为检验各类文化现象的依据。

2023年2月8日,在国家图书馆正式发布由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和字节跳动公司合作推出的“国家古籍数字化工程”优秀项目——“《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及“《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知识库” (opens new window)

2022年11月,发布《经籍指掌——中国历代典籍目录分析系统》 (opens new window)。该平台是由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联合研发的一套针对中国历代典籍目录之间类书与书目之间关系的可视化分析系统。系统对历朝史志目录、《四库全书总目》、《中国古籍总目》等九种代表性官修目录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与书目认同,并利用可视化手段对各目录之间的关系进行呈现。

2022年10月14-16日,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硕士生邓泽琨同学撰写的论文《数字人文视角下的〈史记〉〈汉书〉比较研究》 (opens new window)入选第二十一届中国计算语言学大会(The 21st China 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CCL 2022)

2022年10月,“北京大学-字节跳动开放实验室”研发的“识典古籍”智能古籍阅读平台 (opens new window)上线。

2022年7月18-30日,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和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举办了2022 数字人文暑期工作坊。工作坊共收到来自国内外二百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近千份报名和咨询邮件,覆盖了一百余门类学科,录取学员 68 人。

2022年3月17-4月10日,北京大学首届“北京大学数字人文作品展” (opens new window)在北大全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开幕,展出的数字人文作品来自校内文科、社科、理科、工科等 20 多个单位,主题涉及古典文献、课程创新、历史地理、社科计算等领域,展示出北大在学科交叉和原始创新方面的巨大潜力和蓬勃动力。

2022年3月17日,中心接受字节跳动公益的捐赠,冠名成立“北京大学-字节跳动数字人文开放实验室” (opens new window),致力于古籍资源的智能开发与利用。

2022年3月12日,在高校古委会和古保协会的支持下,由数字人文中心发起并筹备的“古籍智能系列在线研讨会” (opens new window)正式启动,研讨会组织古典文献领域的资深学者、信息技术领域专家和古籍数字化领域的企业领袖共同研讨古籍资源智能开发与利用的相关议题。系列研讨会共有 10 讲,覆盖全年。

2022年2月24日,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唐雪梅同学论文“That Slepen Al the Nyght with Open Ye! Cross-era Sequence Segmentation with Switch-memory” (opens new window)2022年国际计算语言学年会(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CL2022) 主会录用,该论文也是首篇在自然语言处理国际顶级会议中以古汉语分词为研究任务的文章。

2022年1月13日,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和北京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联合承办“文化遗产与文化计算”学术沙龙活动 (opens new window)

2021年12月30日,在北京大学校长办公会上通过为数字人文研究中心配置基本资源的决议

2021年11月16日,古籍智能开发与利用专业委员会 (opens new window)成立,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王军担任主任委员。

2021年8月10日,数字人文研究专题工作会议在燕园大厦1211会议室举行,通过促进数字人文中心实体化建设的决议

2021年6月16日,在北京大学行政月度会上汇报 “北京大学数字人文发展规划倡议”

2021年5月16日,在北京大学校长办公会上汇报北京大学数字人文进展及发展规划

2021年1月14日,举办 “智慧人文的探索与实践”研讨会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成立仪式 (opens new window)

2021年1月1日,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PKUDH)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FCCS) 达成全面合作协议 (opens new window)

2020年12月1-4日,北京大学数字人文中心的四篇研究论文被第十一届「数位典藏与数位人文国际研讨会 (opens new window)接收,分别是杨浩《基于概念共现聚类方法分析<论语>中仁与礼的关系》,王林旭《基于宋元明清儒学史的学术谱系研究》,王凤翔《基于知识图谱的<论语>可视化系统设计与构建》,陈诺、卞恩华等《面向用户需求的CBDB在线查询系统设计与实现》。

2020年11月,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联合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中国儒家学术史知识图谱构建研究" (opens new window)获得资助。

2020年10月19-21日,第二届全国数字人文年会(DH2020) (opens new window)在上海举行。北京大学数字人文中心研发的 “面向用户需求的 CBDB 在线查询系统设计与实现”“《宋元学案》知识图谱” 项目在获得最佳项目奖。

2020年9月25日,参加智能时代古籍资源开发与利用研讨会 (opens new window),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承担了其中的 “古籍数字化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研究”子课题

2020年8月,2020年“数字图书馆联合会议” (JCDL2020) (opens new window)2020年国际数字人文大会(DH2020) (opens new window)收录数字人文实验室的多篇研究成果,包括:刘姝然同学的 “How to Organize Digital Tools to Help Scholars in Digital Humanities Research?”,张力元和杨海慈合作的 “Can Digital Humanities Help in Finding Research Questions?” 以及李晓煜、王林旭、刘姝然、卞恩华、陈诺等人合作的 “A Visualization-Assisted Reading System for a Neo-Confucian Canon”

2020年6月6日,在“北京论坛”的支持下,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筹)联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举办“数字人文视角下的中国历史研究”国际汉学云端论坛 (opens new window)。邀请北京大学邓小南教授、哈佛大学包弼德教授(Peter K. Bol)、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薛凤教授(Dagmar Schäfer)、荷兰莱顿大学魏希德教授(Hilde De Weerdt)、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陈熙远教授等学者参加。

2020年5月8日,举办北京大学数字人文工作坊“数字与文学的对话:数字人文范式对传统文学研究方法的挑战” (opens new window)。全文纪要刊发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0年第8期。

2020年4月18-5月23日,举办“北京大学数字人文工作坊” (opens new window) 。工作坊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专家授课,邀请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德国柏林国家图书馆台湾大学北京大学共六位领域专家讲授数字人文工具与应用实践;第二部分为学员分享,由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的三位学员报名分享其在数字人文领域的研究经验。本届工作坊全程采用线上教学与互动方式,总计有来自海内外各院校和机构的约1500人次参加课程。

2020年3月20-29日,筹建中的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筹)与北京大学图书馆通力合作,推出“人文学科电子资源与数字人文导航”系列在线直播讲座 (opens new window)

2020年1月16日,由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主办、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筹)召集,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人文学科的挑战与机遇”的北京大学数字人文建设与发展专题研讨会 (opens new window)

2019年12月17日,举办北京大学-哈佛大学数字人文合作研讨会 (opens new window)。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的包弼德教授、陈松老师、王宏甦老师访问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与来自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筹建小组的九位老师就“北京大学与哈佛大学在数字人文领域的合作路径”展开讨论。

2019年10月13日,北京大学文研院举办“数字人文视角下的典籍传承与学科融合”研讨会

# 加入我们

北京大学数字人文中心为数字人文领域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开放且包容的环境,欢迎校内外对数字人文有兴趣的老师和同学加入数字人文的人才资源库。有相关活动或适合的项目时,将联系当事人参加中心的活动,或组建跨学科的研究团队。

报名方式:
请您撰写个人陈述,连同您的简历一同发送至 gdhc@pku.edu.cn 邮箱。中心研究员招募方式滚动招募,无截止日期。

# 联系我们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 5 号北京大学方李邦琴楼
邮箱: gdhc@pku.edu.cn
公众号: 数字人文开放实验室

logo

© 2020-2024 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 5 号北京大学方李邦琴楼

邮箱:gdhc@pku.edu.cn

微信公众号:数字人文开放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