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整理、人工智能、自动句读、自动标点、专名识别
“吾与点古籍智能整理平台”应用深度学习技术在大规模古汉语标记语料上实现了自动句读、命名实体识别等基本古籍整理功能。目前提供公开测试的有自动句读和命名实体识别功能。自动标点、自动分词、自动关系识别等高级功能将会陆续开放测试。
古典目录、可视化、古籍书目
古典文献目录作为“入学之门径”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利用价值,其类目的演变则体现了古代知识生产、组织和结构的变化。本项目通过对八种官修目录的数据处理及集成,利用统计分析及可视化等方法,为长时段、 全类别的古典文献目录研究和知识演变分析构建了交互式可视化分析系统。
用知识图谱解读宋代文人社会
“宋元学案知识图谱系统”对240万字的《宋元学案》进行了文本处理和分析,将学案中的人物、时间、地点、著作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语义关系提取出来构造成知识图谱,提供可视化展现、交互式浏览、语义化查询等功能。 “宋元学案”知识图谱可视化系统一方面为学者提供了知识化、语义化的分析和研究工具,便于学术研究的开展;另一方面为学者打造了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为互联网一代接触、了解、学习宋代学术思想提供了路径。
朱子年谱、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数字人文、知识重构
年谱是对某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进行系统考证,并按时间顺序记载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中国历史资料,其规范的格式,详尽的内容记载并附有考证依据,对历史学研究意义重大。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为了方便读者快速梳理事件逻辑,本项目通过建立知识重构表示体系,对朱熹年谱长编进行知识重构,然后利用GIS技术对年谱事件进行时空可视化呈现,实现“编年”与“系地”共现。
CBDB、中国历代人文传记资料库、WEB界面、在线检索
该项目由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CBDB项目组共同组成联合团队,并与台湾中研院进行合作,对CBDB在线系统进行重构。项目旨在通过提供更便捷的CBDB接入方式和更简洁的操作方式,以增强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