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保护协会古籍智能专业委员会成立

2022年3月1日

/images/blog/blog-27/1.png

为了更好地推动古籍整理工作和古籍资源在智能信息环境下教学与研究的变革,适应现代社会对古籍内容的获取和传播的需求,推动古籍智能化这一交叉领域的发展,北京大学数字人文中心在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的支持下,联合国内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古籍教学与研究机构、图书馆、出版社以及相关企业,将古籍的研究机构、教学单位、收藏机构、出版渠道和商业组织连接在一起,于 2021 年 9 月组建了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古籍智能开发与利用专业委员。

2021 年 11 月 16 日,古籍智能开发与利用专业委员会通过腾讯视频会议系统,以线上投票无记名选举了专委会负责人。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王军担任主任委员,复旦大学教授张晓红、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萨仁高娃、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史睿担任副主任委员、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徐永明担任秘书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保护组组长赵文友和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李斌担任秘书长。

专委会的核心工作目标是:与北大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形成合力,促进古籍智能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古籍研究、教学、收藏、出版、开发利用等全方位的应用;建立古籍领域与信息技术领域交流与协作的渠道,推动高校、研究单位、收藏机构、相关企业,乃至国际合作和共同发展。专委会将凝聚多方社会力量推动古籍数字化、智能化平台的建设以及相关标准规范的形成,促进古籍资源在智能信息环境下的深度开发、利用与传播。 专委会拥有国内知名高校、图书馆和企业的重量级学者,在古籍收藏、整理、智能处理(古籍 OCR、自动标点、切词、专名识别)、古代地理信息系统、海量数据库存储、古籍知识库方面均有建树。专委会的成立有利于推动古籍的电子化、标准化、智能化以及古籍开发利用的有序化、规范化和普及化发展。 作为古籍智能专业委员会的发起单位,北京大学数字人文中心将古籍资源的智能开发与利用作为核心目标,一直以来与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保持紧密合作,目前已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在牵头成立古籍智能专业委员会之后,北大数字人文中心将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充分发挥交流和汇聚的力量,促进学科发展,促进古籍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全面应用。

logo

© 2020-2024 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资源东楼 1406 室

邮箱:gdhc@pku.edu.cn

微信公众号:数字人文开放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