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举办智能时代古籍资源开发与利用研讨会

2020年9月25日

/images/blog/blog-10.jpg

为了促进中华典籍在智能时代的深度开发与广泛利用,中宣部出版局于 2020 年启动了古籍数字化十三项调研课题,在全国范围委托了十三家机构展开专项调研,包括高校古委会等全国性的古籍管理机构、国家图书馆等古籍收藏机构、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等古籍出版机构,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数字人文研究团队,还有中华书局古联公司、书同文公司等古籍数字化企业巨头。研讨会的重要目标是为数字环境下古籍资源的开发利用勾画蓝图,议定实现路径。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承担了其中的“古籍数字化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研究”子课题。

受中宣部出版局古籍处委托,北京大学数字人文邀请了上述承担课题的十三家单位和相关领域的 40 多位专家学者,于 2020 年 9 月 25 日在北京大学文研院举办了专题研讨会。在研讨会上,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安平秋先生、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中宣部出版局古籍办章隆江处长等致辞阐明研讨会的重要意义。

北京大学社科部副部长王周谊在代王博校长致辞中表示,北大大有着丰富的古籍整理技术,培养了大量古籍方面的人才,古文献专业已经创办数十年,为古籍整理与研究输送了大量高端人才,在古籍资源数字化开发的事业中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安平秋先生指出,中国的传统文化要传承下来,一方面是人的传承,祖祖辈辈,逐渐形成多民族融合,第二是实物的传承,第三则是文字,包括书籍文献。其中第三项中,古籍是一大宗目,把现代信息技术和古籍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古籍的保护、古籍的发展、代表着新时代古籍事业发展的方向。虽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与国外的先进技术相比还有差距。目前的一系列举措,特别是中宣部此次的研究课题前瞻性都很强,对下一阶段国家古籍数字化规划有很大帮助。章隆江处长在致辞中就古籍数字化工作,古籍数字化工程及前期工作介绍了我国古籍数字化工作的实际情况,并指出古籍数字化这项工作目前党和国家都非常重视,中央领导同志也十分关注。章隆江处长对目前的古籍数字化课题的进展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并提出明年会进一步推进该课题研究,使研究的覆盖面更广,更有代表性。

随后,十三家课题承担着按照技术应用、资源建设、标准规范、持续发展四大主题分组介绍了课题的调研成果。北京大学数字人文中心苏琪副教授全面汇报当前古籍领域的 OCR、自动句读/标点、自动分词、命名实体提取的最近进展,并展示了自主研发的古籍文本自动处理系统;杨浩老师汇报了古籍数字化整理平台和数字人文研究平台的发展现状;王军教授介绍了智能信息环境下数字化古籍文献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整体解决方案。随后,国际图书馆张志清馆长介绍了"古籍数字化标准和规范研究",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耿元骊教授介绍了“中文古籍海外数字化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研究”,北京书同文数字化技术有限公司张轴材先生介绍了“社会力量参与古籍数字化状况研究”,浙江大学徐永明教授介绍了“古籍知识图谱研究”,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王晓光教授介绍了“古籍数字化记忆再造工程研究”,北京大学中文系杨海峥教授介绍了“新时代古籍数字化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中华书局古联公司副总经理洪涛介绍"《中国古籍总目》网络版知识体系构建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凤凰出版社、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也分别介绍了各自负责的研究课题。国家民委古籍整理研究室业务处杨硕调研员,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贺晓路调研员也介绍了少数民族古籍和中医古籍数字化的现状。

随后,大家就十四五期间古籍数字化建设各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最后,中宣部出版局古籍处章隆江处长做了总结发言,对本次研讨会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感谢北京大学数字人文中心周密细致的会议安排。

logo

© 2020-2024 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 5 号北京大学方李邦琴楼

邮箱:gdhc@pku.edu.cn

微信公众号:数字人文开放实验室